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09 01:16]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
- [2025-05-09 00:58]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
- [2025-05-09 00:57]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- [2025-05-09 00:44] 两会聚焦
- [2025-05-09 00:36] 农业托管合同有了“示范文本”
- [2025-05-09 00:17] 掌上管农田 农民“慧”种田
- [2025-05-09 00:15] 1至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.83万
- [2025-05-09 00:07]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“造血”
- [2025-05-08 23:50] 买了商品房却用不上管道燃气 多个小区业主盼通天然气
- [2025-05-08 23:49]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
- [2025-05-08 23:43] 满目春色 处处欢歌
- [2025-05-08 23:43]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
- [2025-05-08 23:27]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
- [2025-05-08 23:26]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
- [2025-05-08 23:24]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
- [2025-05-08 23:16]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
- [2025-05-08 23:11] 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- [2025-05-08 23:07] 两会声音
- [2025-05-08 23:05]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
- [2025-05-08 22:43]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